新澳网门票官方网站把实施“书记项目”作为落实落细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聚焦网格治理、数字赋能,探索推动组织建设、阵地建管、思想引领、维权服务“四个融入”工作法,着力构筑以网格治理为基础的“全天侯、一站式、零距离”工会维权服务新模式。
一、组织建设融入,实现“兜底”目标
围绕“抓覆盖、建机制、增活力、融治理”工作要求,在市网格化治理智慧平台增设工会组织模块,推动二级网格(主城区)内符合条件的村(社区)普遍建立社区(村)工会联合会。通过网格平台电子地图,动态摸清全区企事业单位底数,精准定位基层建会、未建会单位,深入三级网格、专属网格、微网格跟进指导,实现工会组织应建尽建,有效覆盖,灵活就业人员“兜底”入会。市总在郑东新区组织召开“书记项目”暨村(社区)建会入会现场会。目前全市3363个村(社区)已建会2670个,覆盖率79.4%。其中郑东、惠济、经开、巩义等区县(市)实现村(社区)工会全覆盖。
二、阵地建管融入,实现“共享”目标
推动二级网格内符合条件的工会驿站等服务阵地纳入基层网格治理平台,市县两级负责建设和运维保障,二级网格负责使用管理。整合建会入会、思想引领、法律援助、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电子阅读、素能提升、心理关爱及党员志愿服务等资源,拓展职工服务阵地功能,开展微心愿征集回应职工需求。今年以来,市总工会设立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建设专项资金补助,已建成无人值守智能化工会驿站10家,47家有人值守的智能化驿站投入试运行。全市705家工会驿站全部纳入驻地网格管理。依托工会驿站累计开展“送清凉保安康”活动110场,投入资金41.4万元,服务1.2万人次。
三、思想引领融入,架起党群“连心桥”
在“郑连心”小程序上增设“工会宣教”“电子职工书屋”“网格学堂”等版块,动态发布政策解读、理论宣讲、工作信息、创新案例、普惠服务、公益讲堂等信息资源。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等宣讲教育进网格、进驿站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职工群众内心。吸纳100多名河南省劳动模范进入劳模工匠宣讲队伍,开展“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宣讲教育、文艺轻骑兵进驿站活动420余场次,征集“悦读新思想 永远跟党走”全市职工经典诵读活动作品280余部。市总工会创作的《工会小驿站 大爱筑梦想》MV线上线下广泛传播。
四、维权服务融入,织密基层“暖心网”
工会维权服务链接市“郑连心”微信小程序,工会干部“线上蹲点”,网格员全时受理、全程跟踪、重点解决职工欠薪维权、就业帮扶等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工会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到企业、法律服务进驿站、“零工驿站”在身边、心理关爱大篷车下基层等工作开展。在工会系统常态化开展“我是驿站工小惠”党员志愿服务,有重点、分层次、针对性开展建会入会政策宣讲、“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讲、社区共建环境整治、交通安全秩序维护、点亮职工“微心愿”等志愿服务进网格活动。已组织心理关爱大篷车下基层12场、幸福课堂下基层30场,创新开展线上“微课堂”科普宣传活动,为职工服务596万人次。开办包括新业态职工子女在内的爱心托管班167个,开展“会聚良缘”工会婚恋服务活动63场。举办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服务活动100场,帮助实现就业创业2.12万人。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书记项目”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工会“服务圈”更好融入职工“生活圈”,激励全市工会干部实干担当、奋发作为,努力推动全市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