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工会财务预算改革、健全完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优化工会资金配置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具体实践出发,结合基层工会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当下工会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和强化基层工会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提升基层工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对于更好发挥工会服务职工作用、助力工会管理科学化、提升工会经费支出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工作中,基层工会相对来说收入结构单一,支出较为简单,“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在手段上呈现出单一化、形式化的倾向。现行基层工会财务基本是“年初预算+支出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配套的管理手段就是财务控制。对此,应从明确基层工会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与流程以及提升绩效管理的技术手段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工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一、明确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主体
明晰责任分工。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是提升基层工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基层工会主席是工会经费支出的主要负责人,对本级工会经费的支出绩效负全责,对工会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建设,指导内部控制建设负有领导责任;工会内设的各委员会对开展相关活动的支出绩效负责;经费审查委员会对工会经费支出绩效负有监督责任,对财务部门提报的年度预算支出计划,根据审定的预算项目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审核经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
加强指导督查。上级工会应在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下,加强对下级工会预算绩效管理的业务指导与督查,定期开展绩效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专题培训,逐渐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懂业务、会管理的工会绩效管理人才队伍。上级工会与纪检监察机关要协同配合对基层工会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效果等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指导基层工会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和内部控制建设。
二、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总指挥棒”。基层工会应制定量化、定制化、主客观结合的绩效评价指标,并逐步建立科学的指标分析系统。一是设定量化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会组织,设置定量指标,建立可衡量、可比对的评估体系,如职工满意度、参与率、目标完成效果等。同时,基于绩效管理实践,确定相应权重比例和加分减分标准。是采取定制化的评价方式。根据不同层级、不同产业和职业、不同职工群体,采用定制化的评估方式,如问卷调查、访谈、绩效考评等,以此获得真实可靠的评估数据。同时,对评估的方式方法不断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做到评估更科学、更精准。三是客观和主观评价相结合。将客观的评价指标和主观的体感交叉验证,从而较为全面反映绩效评价的过程、质量和实效,并适时开展督导和第三方绩效评价。四是建立科学的指标分析系统。绩效评价不仅要评定分数,还要对影响评价因素进行深度分析,了解其原因和潜在关联,有针对性制定提高绩效评价质效的措施。
完善绩效评估方法与标准。绩效评估方法与标准对绩效管理的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基层工会要结合自身特点、管理规律与实践要求,持续完善绩效评估的方法与标准。一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及其权重。首先要确定切合自身实际的续效评估指标,以反映工会职能履行的情况。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到具体的单位类型、工作特征和实际需求等因素。例如,一个200人左右的经济研究型单位工会在考虑完善职工活动设置时,就应更加侧重康体设施的购置,减少益智类棋牌设施购入,以将职工从事经济研究的脑力劳动压力在跑步、拉伸等体育活动中得以释放。在上述情况下。康体设置的购置比例应该是比较关键的绩效指标。同时,对于不同指标所占权重应有明确区分,这样可对真正服务职工的项目有一个科学量化的表达方式。二是采用客观分析方法。制定指标后,整合多维度分析数据源,尤其是那些被证实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的数据源(如历史项目数据、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数据、经费收入和使用数据等)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数据运算统计分析的方法,提取有价值的指标,避免出现因主观情感偏离或扭曲真实情况。做到指标明确、数据精准、纵横可比。三是注重行为表现与结果的关联性。在确定绩效评估标准时,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CKPI)或者平衡记分卡(BSC)的理念设定绩效指标,既要考虑到绩效指标的均衡性、全面性,又要对能够引导关键结果的行为设定高权重,以突出其重要性和关键性。
建立清晰简捷的绩效管理流程。建立权责清晰、流程简捷的绩效管理流程可以从分工明确、简化流程、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权责清晰,分工合理。在明确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基础上,建立明确的权责清单,使工会各部门及财务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权利与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工会绩效目标管理策略和实施规划,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并组织职工进行绩效评估。二是简化流程,高效运作。在符合内部风险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工会业务运转流程,既符合大部分基层工会经费收支业务模式单一的特点,又能够提升工会财务管理效率。以材料报销为例,构建经办人--材料管理员--财务重核--工会负责人审批的四级审核机制,既能控制材料采购中的风险,又能高效地完成审核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依托自身的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发与工会财务管理模式匹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流程按照既定业务规则自动流转。三是有效反馈,信息畅通。建立有效反馈的沟通机制对于持续提升工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在PDCA循环中,A环节能够查找当前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未解决的问题流转到下一个环节中,因此此环节成为整个环的关键环节。A环节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及时的反馈。在工会预算绩效管理中,沟通与反馈的关键在于绩效的目标设定是否能够真正体现职工的利益,绩效目标的完成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实现职工利益的最大化。
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的重要手段。在加强事前绩效评价的前提下,做好过程管理与绩效监控,更侧重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安排、资金分配、评优评先和奖惩等方面的应用,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三、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水平与保障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整合工会资源,有利于提升工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会内部流程的运转效率,还有助于集中监管体制的建立,加强工会之间的交流与协同。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可以扩大工会经费来源渠道。通过与当地政府机关、同级工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达成合作共识。深入挖掘和开发相关资源,加强横向联动、纵向协同,实现资源互补共用。例如,与企业合作打造职工普惠平台,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和工会惠企政策红利。
加强绩效管理的保障。全国总工会和上级工会应加强对下级工会的业务指导,组织开展绩效管理业务交流与培训,不新提高基层工会的绩效管理能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推广基于云平台的工会记账软件,开发可定制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工会预算绩效管理的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的数字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会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