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总工会以“数字赋能+阵地融合”为抓手,创新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主动探索“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服务”的劳动争议治理新模式。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实现纠纷调解关口前移。联合法院设立“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工作室”;与人力资源公司共建“劳动争议裁前调解工作室”;与三家律师事务所组建“职工法律服务中心”;联合人社部门邀请仲裁院、工伤认定,开展调解员技能提升全程培训,建立“三级调解”工作法。部署AI法律咨询机器人、智能文书生成系统,实现劳动法规查询、法律文书自动生成等7大类32项功能。
二是建好法律阵地,形成劳动争议化解合力。构建“全时全域”服务体系,建设集职工法律服务、诉(裁)前调解、仲裁、工伤鉴定于一体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集成“人工+智能”双轨服务模块,创新“数字人法律顾问”,通过语音交互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累计受理案件750起,调解成功115件,涉及150余名职工310余万元,通过“聆听痛点+前置预防”,为100余家企业提供用工指导,从源头减少劳动争议纠纷30%。
三是突出服务职能,打造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依托1个职工法律服务中心,2个产业共享职工之家、3个智慧工会驿站、7个心理服务站点,构建“1+2+3+7”法律服务网络体系。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满足职工多样化法律需求,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创新“法律服务日”制度,每周组织律师团队驻点服务;开发“职工法律云课堂”,制作微视频,形成“郑在高新·法护职工”服务品牌。
(新澳网门票官方网站法律工作部 高新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