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机场集团工会积极响应国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精神,深入研究国有办托工作模式,结合企业实际,探索确定托育服务实施路径,内外联动、统筹推进,在青岛市国有企业层面率先打造“资金自筹、园区自建、人员自选”普惠性托育园,开创国企高质量自建自营办托“青岛机场模式”。
一是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开展“畅通诉求渠道 加强民主管理”—“八个一”活动,多渠道倾听职工声音,针对性开展专项调研4次,近4000人次参与调研,及时掌握托育需求等基本情况。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办托工作模式,深入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鼓励托育机构给予的制度支持,考察国内优秀办托企业情况,走访调研16家机构,为办托运营提供参考实施路径。
二是构建放心团队。建立以“1+7”为基本架构的“集中小部队”,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按照自主办托理念,调配全集团人力资源,内部优选育婴师、营养师等具备相关资质专业人员,组织赴国内知名托育培训机构进行封闭式专业培训,秉承“三合六初”自然生态托育理念,打造涉及八大主题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打造精品工程。选取功能保障用房作为托育服务场地3600平方米,设置四大区域二十余类功能房,预设7个托班、120个托位,惠及胶东机场场区4万余人。结合企业用工实际,设置全日托和24小时托,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将职工收费标准比当地托普惠育服务平均收费标准优惠70%。